最新添加
 
最新公告
【通知】关于征集协会会员单位优秀人才赴协会秘书处挂职锻炼的通知
【招商函】关于2025年安徽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安徽线缆》、网站、微信公众号信息发布招商的函
【公告】关于《海上光伏系统用电缆》《电储能系统用电池 连接电缆》二项团体标准立项公告
【通知】关于征集2025省工商联团体提案及素材线索的通知
【公示】12月4日苏州“2024新能源线缆产业发展论坛”,就等您来!
关于开展金牌会员企业、卓越贡献企业家、诚信企业、优秀供应商、优秀专家、优秀线缆工匠评选表扬的通知
【通知】关于开展协会二十周年庆典宣传活动的通知
【通知】关于召开协会五届三次理事会暨五届五次会长办公会的通知
【公示】2024年度总第3批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检验工)考试成绩公示
【公告】关于2023年度安徽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的公告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培训、商学院

签约合规:合同签订前的尽职调查

发布时间:2024-06-18 文章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816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活动主体,经常与各方签订各种类型的合同,在司法实践中,涉及合同的法律纠纷案件增倍增长,合同纠纷增长的因素除国家政策、产业政策、投资环境、国际政治环境、规则等发生变化影响不能履行外,我国法律规定合同可撤销或可解除及无效的情形也普遍存在,所以企业在签定合同时,应履行尽职调查这一项重要工作,做到把风险降低到最低防患于未然。


合同纠纷中,常见的法律风险有:


双方签定的合同被解除或撤销;


双方签定的合同被认定为无效;


合同不能履行或履行中的违约责任和赔偿责任。


根据上述合同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双方在签订合同应做到:


1、识别合同主体适合性问题


审查合同签约主体的经营范围,注册资本及实缴资本、企业资质、许可证,涉诉、征信等 情况,综合研判合同主体是否具有合法性,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是否有授权委托书,是否办理项目立项、项目审批等手续问题。


2、识别合同内容的合法性


审查合同项目和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要求;


审查合同内容是否与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等有关规定相冲突,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审查合同标的物是否具有合法性,合同相对方是否对标的物具有所有权和处分权,是否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禁止流通转让交易及不予审批的情形。


3、审查合同条款合理性


识别是否具有霸王条款;


识别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一方是否过渡扩大权力,条款不具有公平性;


识别权利与义务约定不明确,履行合同易产生的法律纠纷点。


案例1:工程承揽合同的签订


朋友近期开设了一家装潢工程企业,经由他人引荐,获知某企业有一项建筑工程项目即将对外发包,朋友对此商业机遇充满期待,随即热切地与对方展开了关于工程承揽的商谈,并着手草拟工程承揽合同。然而,在对方提出的标准合同文本即将签署之际,朋友展现出审慎的商业意识,决定寻求外界意见以验证合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他遂致电于我,请求帮助审核合同内容是否存在隐患。


我首先并未直接审查合同条文,而是向朋友提出了几个关键性问题,内容如下:


1、该工程项目的合同金额是多少?


2、承包方在入场施工时是否需要预先垫付资金?


3、工程款项的结算模式是否依据工程的实际进展来进行?


朋友回复称,该项目的合同总额为300万元,要求承包企业在签订合同并入驻工地后,先行垫资30万元,后续的款项支付则依据工程的推进情况分期结算。


基于此信息,我向朋友建议,暂不深入分析合同细节,而是请他提供发包企业的准确名称,并告知他我将进行必要的背景核查,之后再给予反馈。这一系列行动旨在确保合同的可靠性和此次合作的稳妥性。


在对发包企业进行了详尽的征信调查及法律诉讼记录审查后,我发现该企业征信评价不佳,并存在五起关联的法律诉讼风险案例。这些初步调查结果直观地揭示出,若签订承包合同,最可能遭遇的法律风险便是发包方无法履行其合同约定的付款义务,即存在履约能力的严重疑问。深入分析合同条款,承包方被要求在项目启动之初即垫资30万元,这一安排明显偏离了行业常规做法——通常情况下,发包方应在工程初期向承包方预付部分材料费用,随后依据工程实际进度逐步结算。鉴于发包方存在的支付能力疑虑,承包方的前期垫资极有可能面临无法回收的风险,尤其是在考虑到该企业背负多项诉讼、财务状况堪忧的情况下,其是否有能力忠实执行合同约定更显存疑。


基于上述分析,我当即致电朋友,明确建议放弃此工程项目,理由在于合作风险极高,极有可能因发包方无法按时按进度结算而迅速引发法律纠纷。这一决策过程强调了在合同签署前夕进行周密尽职调查的重要性,此类预防措施对于识别并规避潜在合作风险、防止经济损失至关重要。盲目自信与轻率决策在此类商业活动中应严格避免,审慎评估、基于数据与事实的决策才是保障企业利益与长远发展的正确路径。


在建筑行业实践中,转包与分包现象颇为普遍,尽管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将工程项目转包或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及个人,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但违规转包分包行为仍屡见不鲜。此类行为中,合同双方的签约主体若不符合法定要求,所订立的合同将被视为无效,即便已签字盖章,其法律效力亦荡然无存,进而使得合同当事方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法律的有效庇护。司法实践中,因违反规定进行非法转包、分包而引发的合同纠纷,常导致合同被法院撤销或确认无效,案例比比皆是,此处虽未详述具体实例,但必须清醒认识到,通过非法转包、分包给无资质主体,或从事出借资质、提供挂靠等违法行为以谋取不当利益,实则潜藏巨大的法律风险。


鉴于此,企业在参与或执行转包、分包活动时,务必强化合规意识,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要求,在签订任何转包或分包合同之前,应彻底审查承包方或分包方的资质证明,确保其具备法律规定的作业资格,此举旨在从根本上规避潜在的法律责任与连锁反应,防止因合作方资质瑕疵而无辜牵涉进复杂的法律诉讼,最终导致企业声誉及经济上的重大损失。简而言之,增强合同审查的严谨性与合法性,是预防法律风险、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关键策略。

安徽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电话:0551-66680617   传真:0551-66680617
地址: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路与南二环路交口加侨国际广场B座1001、1006室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6024220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2471号